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全国各地政府陆续推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为终端的活力加温,包括购车补贴、购置税减免、发放汽车消费券,给予新能源汽车行驶、停车费限免等多项措施。
在利好政策及市场多因素的叠加下,业内对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整体走势保持乐观。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后疫情时代,地方利好政策、车企价格竞争以及消费者出行需求的集中爆发,有望逐渐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扩量,但激增的市场也必然会导致车企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2023年1月29日,《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内并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2023年6月30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的财政补贴。
2023年1月28日,山西省商务厅等17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推出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等14项举措,有关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中提到,促进新能源汽车跨区域自由流通。加强汽车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相关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得设定本地新能源汽车车型备案目录,不得对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及消费补贴设定不合理车辆参数指标。
同时,针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山西省还提到,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全面落实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补贴、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停车费减免、通行便利、路权保障等支持政策。
同日,河南省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
2023年1月20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推动全省经济全面恢复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全省发放政府消费券6亿元,强调鼓励省内汽车生产企业开展让利促销活动,引导销售的乘用车实行不高于裸车价格10%的优惠。
此外,浙江、云南、吉林、海南等省以及辽宁省沈阳市等多地发布了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多项举措。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将有更多针对提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方政策陆续释放。
另外,国家铁路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发文,明确新能源汽车不按危险货物管理,通过多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铁路运输安全通畅。随着流通效率的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再添新动能。
如果按照市场正常进展节奏来看,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会迎来一波涨价,毕竟补贴退出后,如果车企不涨价就要自掏腰包来平衡差价,所以进入2023年之前就有不少车企预告将对旗下的新能源车型涨价。
早在去年11月比亚迪提前公布涨价政策打响第一枪后,广汽埃安紧随其后,表示将对旗下车型进行3000至8000元不等的价格上调,并将涨价原因归于国家补贴的退出与电池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
然而,随着各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接力出台,加上 特斯拉等品牌官宣大幅降价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场不小的动荡,再一次打响了价格战。
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降幅最高可达4.8万元。其中,Model 3起售价由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由28.89万元降至25.99万元。
特斯拉的突然降价让不少自主品牌措手不及,同时也给与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价位重合的新能源车带来不小的影响,很多犹豫不决的用户在特斯拉降价后果断下定。
如果说新能源车企对特斯拉年前降价行为勉强还能接受,那么年后特斯拉的这次降价就让很多车企坐不住了。于是,多家新能源车企以价格补贴、膨胀金、保险补贴等多种形式对旗下新能源车型进行促销。
最先跟进特斯拉降价的便是AITO问界品牌,部分车型降价幅度在2.88万-3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是问界第一次跟随特斯拉降价,早在2022年10月特斯拉降价时,问界就曾在终端销售门店给出赠送8000元保险的降价促销。
加入到本轮降价的还有小鹏汽车。1月17日下午,小鹏汽车官宣降价,整体降幅2万-3.6万元。其中小鹏P5售价降至15.69万-20.29万元;小鹏P7售价降至20.99万-24.99万元;小鹏G3i售价降至14.89万-17.69万元。
此外,包括蔚来汽车、广汽埃安、极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飞凡汽车等车企也在通过多种形式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正在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刺激销量回升。从降价幅度来看,基本回到去年材料涨价前的价格水平。
当然也有一些车企例外,比如大众、保时捷、雷诺、通用等外资品牌。与其说不参与到降价大潮中去,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也有面对特斯拉大幅降价束手无策。
日前,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汽车短期内不会与美国竞争对手展开价格战,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定价策略,并专注于可靠性,我们相信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实力!
他同时表示,虽然大众汽车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全球领导者”,但他认为,这应该“通过盈利性增长”来实现。此外还有消息称,保时捷品牌甚至正考虑将其电动车的价格提高6%。
无独有偶,宝马中国最近宣布涨价的消息。2月1日起部分车型调价,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的价格调整具体为:宝马i3全系涨价4000元,宝马iX3全系涨价5100元,宝马i4涨幅为10000元-20000元。
可以说,2023年开年的汽车市场热闹非凡,涨价潮和降价潮轮番上演,这场价格战看来是避免不了了。
随着国补政策的功成身退,2023年毫无疑问是考验新能源品牌的一年。然而,在其他车企还在涨价之时,特斯拉总是“个措手不及”。
在过去的2022年,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约131万辆,相比2021年增长40%,但是距离1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不过特斯拉仍然是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品牌。
看似销量增长的背后,其实是特斯拉多次降价换来的结果。特斯拉在2022年第四季度针对中国、北美、欧洲三个主要市场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不过最终并没有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
关于其中原因,一方面由于终端市场需求的减弱,另一方面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两大因素给特斯拉带来不利影响。很显然,特斯拉这次大降价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完成2023年销量目标。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在2022年初还不屑打价格战,但是市场需求的放缓让特斯拉不得不采用价格战的方式取得更多市场份额,并且特斯拉旗下车型多年未换代,在如今国产电动车强势崛起之下稍显乏力。
另外,特斯拉的车型也经常被消费者吐槽性价比低、内饰毛坯房、更新迭代速度慢等,这些都给特斯拉带来一定的影响。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表示,“价格真的很重要,我认为很多人想买特斯拉但买不起。”虽然这并非特斯拉降价的最直接原因,但特斯拉降价后确实带来了不错的市场销量。在国内市场,很多三、四线城市特斯拉降价后的订单呈现翻倍增长。
从新造车发布的1月交付数据也可以看出,与特斯拉赚的盆满钵满相比,蔚小理、哪吒、零跑、埃安等多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部分车企销量跌幅甚至超过了6成,市场份额被特斯拉抢占明显。
特斯拉的这波降价操作,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无论是涨还是降,都正陷入价格调整的两难境地。如果不参与价格战就意味着会失去更多市场份额,参与还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丝希望。
在特斯拉降价和补贴政策即将退出的双重刺激下,去年年底提前透支了销量,2023开年销量的不景气让大家联想行业大洗牌。许多人都曾经预言过,中国新能源汽车一下子涌进去那么多玩家,即使赛道再大,也拥挤不堪。所以,这个行业迟早会迎来惨烈的大洗牌。
行业人士认为,目前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里,“赔本赚吆喝”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那些产品力、品牌力、资金实力不强的企业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处于混战阶段,还有更多新生力量涌入这一赛道,虽然竞争激烈但众多新势力车企并未形成规模化和盈利,后续面临的压力也会更大。
当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洗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未来几年,这个行业将面临是一场惨烈的淘汰大战,而这场大战或许从2023年才刚刚开始。
行业洗牌的结果是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但是也会有不少企业被淘汰。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完成规模化,提高营收让企业实现盈利。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其中一个核心关键就是提升汽车充电补能化水平。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持续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营建一个完善的补能体系,能够大大增强车主消费信心,从而提升销量。
当前主机厂与第三方充电服务商围绕充电服务的合作成为新趋势。目前已有多家车企与上海顺荣捷这样的第三方充换电平台进行合作,以轻资产运营模式快速覆盖国内主流充电桩,节约建设成本,提高用户充电体验。
上海顺荣捷专注于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和充电桩新基建,目前已连接起国内大多数充电桩运营商,构建起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充电网络。经过数年发展,已具备非常成熟的运营模式,可以进一步与车企发挥各自优势,帮助所有新能源车企以低成本构建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车主服务体验升级,为车主提供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
随着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持续加速,如何建设好智能、完善的补能体系将成为各大新能源车企决胜未来的关键。作为国内新基建的参与者,上海顺荣捷为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完善,提升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换电体验持续贡献力量。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