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迈入了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自确立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后,中央各部门先后推出了7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各地方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使得行业企业加快了创新步伐,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领域逐步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量产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了300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型成组技术、高镍无钴电池等实现突破应用;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超过了4.8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达到16000转/分钟;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下降到12.35千瓦时。
与此同时,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79.9%。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为53.4万辆,同比增长了1.6倍。
“通过非凡的战略定力、全面的政策支撑、企业的创新驱动、敏锐的市场捕捉,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技术发展上都取得了先发优势。”付炳锋说,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加速跑”。
日前,比亚迪宣布,其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并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目标的车企。
比亚迪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对技术创新的长期坚持。王传福介绍说,在最近的12年里,比亚迪有11年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很多时候还是净利润的3倍至4倍。2017年到2019年,比亚迪连续三年净利润大幅下滑,但即使在最艰难的2019年,只有19亿元净利润的比亚迪,全年研发投入仍达到84亿元。
正是通过多年的垂直整合,比亚迪逐步掌握了车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适时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易四方等重磅颠覆性技术。目前,比亚迪已拥有11大技术研究院、9万人的研发团队和2.8万项授权专利,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鱼池”。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产品、供应链等方面自研创新中不断进取,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大国地位越来越凸显。总体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再向中国智造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功实现换道超车,正在成为全球汽车创新发展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