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科院广州分院举行2023年度媒体见面会。记者从见面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中科院共在广东布局建设7个大科学装置,包括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建的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研究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纳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规划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等,以及中科院先导专项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科技设施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平台等。其中,初步选址南沙的“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能力提升平台”有望在年内动工。
光伏板、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新能源器件报废后怎么办?记者了解到,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承担的“退役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研发平台”已纳入“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全力推进启动建设,初步选址广州南沙科学城,并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资金4.48亿元。
“很多新能源器件,在未来都会成为垃圾,如何高效绿色地进行循环利用,这是如今我们要面对的严峻课题。”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说道。
据他介绍,目前对于新能源器件的处理,存在着技术、装备和建立国家标准的需求。因此,要建设一个研发平台,系统性地进行研究,并最终推动国家标准的建立。
该平台将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建立所有新能源器件的数据库,进行物理拆解,实现智能分选;其次要将其中的有机废材进行低耗分离和高质转化,研究相应的技术,并制定可行的工艺;第三部分是实现有色金属的清洁回收和高质再生,其提纯率要达到国际水平。最后一个部分则要进行分析检测和装备制造。
“这一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发展科学理论,保障能源安全与供应链安全,引导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构建国际输出新模式,并打造出一支国际顶尖科研团队。”
据吕建成透露,该平台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动工,目前总的建设资金规模达到了17.96亿元。
“为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中科院充分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优势,在大湾区布局了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广州分院组书记、院长陈广浩说道。
据介绍,散裂中子源截至目前已完成9轮运行,注册用户超43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今年以来,散裂中子源建设运行进一步提速,包括与中山大学共同建设的高能非弹谱仪在内,先后有4台谱仪完成研制安装,一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
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超导直线加速器前端样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0毫安连续波质子束流稳定加速和百千瓦、百小时稳定运行,成果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2021年度“核领域十件大事”、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中科院2021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完成45GHz超导ECR离子源六极线圈、高功率注入/引出组件加工及测试,国际首创实现基于全Nb3Sn股线 GHz高电荷态ECR离子源核心技术;研制成功国际首台变前励全储能快循环大功率磁铁电源,实现52000 A/s非谐振国际最快电流上升速率;首创钛合金内衬大截面极高真空薄壁线mbar水平极高真空度。
如今的大湾区正在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将成为支撑大湾区乃至我国攀登全球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高峰的“大国重器”。陈广浩表示,目前中科院布局的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光明区、东莞市松山湖、广州市黄埔区和南沙区,以及江门市等地,充分发挥了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能办大事的优势、基础研究建制化的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人才新高地,支撑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中科院先后与广州、深圳、东莞分别签订《中科院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南沙科学城合作协议》《中科院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协议》,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
中科院广州分院加强与地方合作,协调有关地市布局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专项。该专项的运作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需求清单,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在中科院科研机构寻找解决方案,并由企业牵头申报科研项目,进行联合攻关。这种方式不仅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在此过程中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做到“既输血又造血”。
截至目前,STS专项已在广东东莞、广州黄埔等地落地,主要覆盖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例如2020年度STS计划—东莞专项共支持13个项目,其中新材料领域5项、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4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4项,不少项目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已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还将高附加值技术转移到粤东西北,促进沿海经济带与北部生态区的产业升级。”陈广浩表示,目前在粤北地区,中科院主要承担涉及生态环境建设、双碳、网络领域的技术服务,比如华南植物园、广州能源所、深圳先进院均与韶关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沿海经济带,主要围绕海洋技术与当地开展合作,努力打造海洋强国新支点。
陈广浩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广州分院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使命定位,执行“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部署,宣传报道好广州分院系统单位在贯彻落实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绩,以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院故事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最新动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开云APP 开云官网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