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官方,官网,网站,入口,体育,kaiyun,APP,kaiyuncom

开云 开云体育再生资源五篇 | 开云: 全球高端精彩平台(Kaiyun)
开云 开云体育再生资源五篇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4-1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废旧金属产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课题专家评审会举行  把握机遇,做大做强再生资源产业——在全国再生资源信息中心、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5届年会上的讲线年再生资源产业宏观发展环境综述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率团参加两岸电子业清洁生产暨废电子产品资源化合作与交流研讨会  创建汩罗模式 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访汩罗市委常委、湖南汩罗工业园区管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典型废旧金属产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课题专家评审会举行

  把握机遇,做大做强再生资源产业——在全国再生资源信息中心、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5届年会上的讲线年再生资源产业宏观发展环境综述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率团参加两岸电子业清洁生产暨废电子产品资源化合作与交流研讨会

  创建汩罗模式 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访汩罗市委常委、湖南汩罗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傅金华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环境保护部关于核定2010年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定点加工利用单位的通知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全国再生资源信息中心 全国大中城市再生资源经济技术协作会第23届年会胜利召开

  关于核定2009年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定点加工利用单位的通知

  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绿色新兴产业[1]。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拆解、加工,从中提炼出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并以此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这对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但再生资源产业也面临发展瓶颈,比如如何延长产业链?如何消化传统制造业中堆积的大量废弃物?再生资源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技术如何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对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提出了挑战。浙江台州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借鉴。浙江台州回收利用可再生资源已有近30年的历史[3]。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台州就开始大量进口废电器、废电机等废旧金属进行拆解,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废旧金属拆解业。截至2010年,台州已拥有国家环保部定点进口固废加工利用企业44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200多家,全年可回收利用各类废旧金属260万t,经拆解加工后可获得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钢铁以及再生铅、锌、镁、钼、金、银等各种资源,资源再生回收率达到95%以上,台州已从一个矿产资源稀缺的临海城市发展成为了“城市矿山”。多时候,这两个过程是分割的。再生资源产业仅被狭义地定义为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而资源的产品化过程则属传统制造业。因此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狭义的再生资源产业的前向拓展,即从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向资源的产品化方向拓展;二是传统制造业的前、后双向拓展,即再生资源的产品化过程为后向拓展,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为前向拓展,如图1。具体而言,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耦合发展可包括以下5方面内容。1)通过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材料资源。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拆解、提炼等可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提供大量相对廉价的金属、塑料等再生资源,提高要素的富裕程度、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而促进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台州在回收利用再生资源的同时,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地方产业集群,极大地延长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与此同时,制造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4]。台州的发展经验可为我们的耦合途径的研究提供借鉴。

  广义上,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以各类废弃物为生产对象,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回收、拆解、提炼、深加工,最终生产出二手产品、再生资源以及新产品的产业,其生产过程包含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以及(再生)资源的产品化过程。但在很多地区、很2)利用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对传统制造业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拆解加工,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同时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3)借鉴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回收利用及污染治理的技术和经验,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清洁生产及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废料的产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循环利用,如中水回用等,都是清洁生产所倡导的,这符合发展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的要求,也是传统制造业改造的方向。4)通过传统制造业的设备引进技术创新和,改造再生资源产业的落后工艺,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二次污染。5)通过再制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再生资源产业,延长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提高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1再生资源产业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再生资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台州的“城市矿产”规模日益扩大。台州每年拆解废旧金属260万t,回收利用铜50万t,铝40万t,废铁废钢110万t,可利用矽钢片和不锈钢24万t[3],资源再生回收率达到95%以上。再生资源回收不仅每年为当地的五金生产企业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原材料,而且还为国内大型铜业和钢铁企业提供了价廉质优的原料,有效提高了市场原材料的供给。

  3.2制造业发展促进了再生资源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台州早期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其前后两个过程是分割的[5],主要集中于对废旧金属的拆解。直到20世纪80年代,围绕再生资源深加工的下游制造业才逐渐兴起,并迅速演变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在台州这样一个矿产资源匮乏的临海城市,却形成了矿产资源密集型的几大产业集群,如汽摩及配件产业集群、塑料模具产业集群、家用电器产业集群、阀门泵类产业集群、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等[6]。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来源于再生资源产业,同时这些下游制造业的发展也拓展了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

  3.3制造业技术进步带动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目前,台州从事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企业都已拥有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各类焚烧炉、铜米机、剥线机、塑料造粒机等已广泛投入使用,代替了早先的纯手工作业、露天焚烧作业,各类除尘设备也已得到充分利用,在减少污染产生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少企业已发展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龙头企业。3.4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促进了企业制造能力的提高伴随着台州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再生资源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原本单一的废弃物拆解企业发展成为具有较长产业链、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新兴企业,涌现出了众多集原料进口、拆解、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纵向一体化大型企业,如台州某企业已从单纯的固废拆解发展到集废旧金属回收拆解、生产汽车压铸用铝合金锭、生产汽车轮毂并出口为一体的集团公司,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长[7]。

  伴随着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对制造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台州的具体做法是促进园区建设,对污染型企业进行圈区管理、集中治污。台州路桥区自1999年开始对拆解企业进行圈区管理,首个峰江安溶进口固废拆解园区占地7.33hm2,共有入园企业10家;2003年4月又新建了台州市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占地106.67hm2,入园企业30余家。为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又于三山涂围垦区兴建规模更大的“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圈区管理模式不仅很好地促进了台州再生资源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污染源分散、污染治理成本高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污染治理的能力与水平。

  4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途径根据再生资源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具体内容以及台州的经验,确定了耦合发展的4大途径:1)利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拓展再生资源产业的规模。传统制造业与再生资源产业是相互依存的。再生资源产业可以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弥补当地矿产资源匮乏的缺陷,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依托相对廉价富裕的再生金属培育一个新的制造业;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可有力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基础上的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提纯能力以及消除二次污染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2)围绕固废拆解与初加工发展下游加工制造业。固废拆解后经分拣加工成初级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精加工制造业。如含铝废料经拆解、熔炼后加工成铝锭,围绕铝锭可发展铝制品业、铝合金制造业等;含铜废料经拆解、熔炼后加工成铜锭,围绕铜锭可发展电缆制造、铜制品业等;废塑料可加工成塑料颗粒,围绕塑料颗粒发展再生塑料制品业;废橡胶加工成橡胶粉,围绕橡胶粉发展田径跑道材料制作、利用废橡胶提炼汽油柴油、生产炭黑及加工再生橡胶制品等。3)围绕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相关的设备制造业。固废的回收利用需要专用设备,好的设备可以提高固废利用率,减少二次污染。比如塑料回收造粒设备、废旧橡胶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废旧橡胶纤维颗粒分离机、自动除尘粉碎机、振动筛、切块机等)、废橡胶炼油设备、橡胶制粉设备、废旧电路板回收处理设备、废弃电器电脑处理设备等。4)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清洁化、循环型产业改造。运用再生利用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清洁改造,包括对下脚料的回收利用、对中水的回用、对淤泥、污水、废气等的治理等,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向周围环境的废弃物排放。

  5.1扩大再生资源的国内回收与进口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依赖于再生资源的规模,而再生资源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依赖于国内回收,另一方面依赖于进口。伴随着国内回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国内再生资源的蓄积量会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扩大再生资源的进口规模。再生资源进口既符合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也符合我国资源能源的平衡要求[8]。实现进口规模的扩大需要从两个层面共同努力。1)政府层面,再生资源进口规模受到国家进口配额(进口指标)的限制,因而地方政府一方面需要争取提高定点加工企业每年的进口指标,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再生资源园区建设力度,努力促成国际再生资源监管区的建设,争取获得更多的进口规模;2)企业层面,定点加工企业一方面要加大专用设备的引进以及污染的治理,不断提高进口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用足用好进口指标,确保进口指标的满额使用,严禁进口指标的转手倒卖。

  5.2促进再生资源的当地再生利用大量的再生资源在一个地方被拆解、初加工后,初加工产品除了部分供当地使用外,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其他地方。台州每年向国内其他地区的大型冶炼厂输送大量的各类再生金属。这种模式积极的一面是充分发挥了各地的比较优势,即充分利用了当地拆解能力优势,把资源配置到了最具资源使用效率的地方,但隐含的消极的面是,拆解区域消耗了环境容量而其他地区则获得了资源的“净利”。如果目前尚未形成获取再生资源的地区对环境消耗地区的“补偿机制”,那么促进再生资源在当地的再生利用便是一个次优选择。即在环境消耗容量既定情况下要追求资源本地利用率的最大化。扩大再生资源当地再生利用规模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以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下游产业。在台州,一方面可扩大现有的传统制造业规模,如继续扩大汽车摩托车配件、塑料模具、服装机械、家用电器、水泵阀门等产业集群的规模,另一方面可围绕拆解物发展新兴产业。当前台州主要拆解对象为废旧变压器、废五金等,其主要初加工产品为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钢铁、矽钢片、再生塑料等,可适当发展造船业、汽车业、铝合金制品、电线电缆、塑料制品、家用电器等,促进再生资源在当地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不断扩大再生资源在当地的直接使用率。

  5.3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尽管再生资源产业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再生资源产业的技术水平仍普遍较低,尤其是中小企业(包括依旧存在的个体作坊),仍采用大量的手工作坊式拆解,拆解效率低,污染也较为严重。在台州,除了部分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外,拆解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二次污染严重的状况仍然存在。解决拆解业二次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先进设备的研发与使用。由于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属于相对新兴的产业,拆解处理设备仍处于不断研发与创新阶段,投入费用昂贵。因此,高性能又相对廉价的回收利用设备的研发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以废电机、废五金拆解与再生金属提炼为主的台州而言,目前最需要研究开发的是符合高废气排放标准的各类焚烧炉、热洁炉、反射炉、竖平炉、除尘器等设备,需要普及铜米机、剥线机、液压拉铜机、压块机、装载机等先进生产设备,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电子线路板拆解设备和流水线目前在国内仍是空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我们一方面应鼓励倡导规模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更新设备水平,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质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积极引导,在技术研发方面提供政策倾斜。在台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已具备共性技术特征,资源再生技术已成为公共产品,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产品的投入。

  2、人们对土壤的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会造成土壤资源的流失;尤其是土壤被污染,会造成土壤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如失去肥力和净化能力,或是发生沙漠化,这些都是在短期内不能恢复的。

  3、可再生资源自然界中被人类开发利用一次后,在一定时间(一年内或数十年内)通过天然或人工活动可以循环地自然生成、生长、繁衍,有的还可不断增加储量的物质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土壤、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森林、草原、空气、阳光(太阳能)、气候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2、可再生资源指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继续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其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能、气候资源等;是经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复原的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 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是可持续发展中加强建设、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

  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人类将面临有限的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在今后25年内,世界人口可能达到100亿,需要满足如此大量人口的食物和必要的物资。同时,需要供应相应能源、交通、住房、学校以及各种机器等需求。呈指数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资源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回顾20世纪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正是烃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主要资源来自于化石资源(煤、石油和天燃气),许多国家都认为化石资源是保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从20年代以来的靠其提供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至于达到今日的生活水准。据统计,生物基资源所占份额很小,在能源方面低于1%,在原材料方面也不到5%。尽管烃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强劲势头,但是有限的资源令人担忧,而各种化工产品带来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共识,并且已被广泛接受和推行。

  在可持续发展的施行中,要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经济持续增长、生活健康标准不断提高、国家安全与稳定,保证资源供应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国家政府的产业界都呼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补充和取代目前过于依赖的非再生并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资源。

  早在1996年,美国政府就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学术团体、产业界和教育科研部门专家讲座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并于1998年后提出题为《2020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可再生植物/农作物资源利用加强美国经济安全性的设想》(以下简称“设想”)。该设想公开发表后,美国农业部和能源部支持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组织跨产业部门研究讲座设想的实施问题。经过长时间讲座产业界、深信界和政府部门对设想目标的实现、存在问题和实施步骤取得共识,并提出了题为《实施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2020年设想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这两份报告内容详实、焦点明确、逻辑性强、实施步骤清晰,许多观点和技术课题及措施具有启迪性。从该两份报告中,不仅可以弄清可再生资源和内涵、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对如何开展和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施途径。对目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状况、存在的障碍和误区也都作了明确的阐述。虽然两份报告都是针对美国情况提出的,但是其科学性和前瞻性以及许多技术内涵对我们仍不乏借鉴参考价值。

  “设想”是有关于发展以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可再生资源产业的战略,是由美国农业、林业和化学工业部门(其中有各类美国公司企业)、非盈利组织、商贸协会和学术部门、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共63人经过讲座研究,首先提出对此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设想。

  1996年12月美国全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组织战略设想研讨会,目的是草拟一个产业设想,使植物/农作物为基础的的可再生物质可以作为当前惯用的原料的补充来源以满足人们对化学品、材料和其他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本“设想”广泛地规划了此产业如何从目前家庭式的产业走向全国规模的核心制造产业的道路。公开此“设想”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出谋划策,共同开发,使其能成为现实的技术实施方案。

  对于世界资源能否足够支持当前已经发生的急剧经济膨胀,社会上历来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悲观的认为,世界资源难以满足呈指数的经济增长。如果现有技术不能进一步发展,而非再生资源又有限,这种悲观看法确实是现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当前的技术正在突破,并有无限潜力,因此对未来产生乐观看法。

  历史教育人们,只有通过协调提出明确设想,才能引导人们去解决关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过去一直谈如何解决未来25年世界超过100亿人口的食品问题。获得食物只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需要,其他还有呈指数增长的对能源、运输、住宅、学校、机械以及计算机等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从何而来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钻探更多、更深的油气井可以供应更多的烃类原料,但是油气储量毕竟有限。对现有烃类的有效利用率将会不断提高,但是效果不大。纳米技术可能会促进小型化从而节省材料,但是有些物件不能缩小。问题是资源正在耗尽,何时耗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探求一种新的资源模式,使之逐步转化。

  “设想”序言称,不论适用性技术应用如何,凡将现有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资源,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适应环境和生态要求。因此,应用植物/农作物资源的设想是乐观的。

  随着适用性研究和开发的进展,人们可以发现许多经济上可行的方案来满足整个地球的需求。该设想确定了方向和相应的规划,采取措施建立利用植物系统中能源和碳源的可再生资源基础。面临的挑战是严重的,但机遇也是难以衡量的。人类可以适应变化,但必须接受所面临的挑战。序言中从两方面进一步阐明“设想”提出的背景:

  植物/农作物基(有时用生物基bio-based)资源是指来自于一定范围的植物系统,主要是农作物、林产品和食品、饲料和纤维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它们可以通过一年生的作物和树种,多年生植物和短期轮作树种等途径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再生。石油化学品原本也是以植物为基础,其基本分子为烃类。植物/农作物基可再生资源当前所用的大量基本分子是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植物油。也有一些量少高值的分子是来自二级植物新陈代谢。另一个主要区别是烃类及其提取系统已经开发并加工处理其所需要的原料型产品,而植物基可再生资源在某些程度上虽然也被认定,但某种植物会含有某种资源,加工后会留下什么,尚未完全搞清。

  最近生物技术进展可以改变植物成分和酶提取系统,这就为现在需要的化学产品和新型中间人体及产品制造提供了新的经济机遇。据统计,美国的森林、耕地、牧场等面积约22.46亿英亩(1英亩=0.405公顷,下同),其中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有4.24亿英亩,可以生产大量植物/农作物基资源。过去50年,这类资源的重点主要是面向食物、饲料和纤维生产。

  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很快,生产增长率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各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增长。成功的增长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烃类经济。自20年代以来,矿物化石燃料的采取和利用提供了人们当前所享受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水准。许多国家都依靠这种资源来满足能源和原材料的需要。

  在过去50年中,大量的研究开发在能源生产和基础产品制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可以大量增值的工艺过程。市场经济明显地受人们提高生活水准的意愿所驱动,以创造各种产品。生物基资源的(主要是用植物基)用量很小。据统计,在能源方面少于1%,在原材料方面亦低于5%。美国1996年玉米、黄豆和小米等生产用作食品和饲料量约为6900亿磅(1磅=0.4536公斤,下同)。由此从经济角度看还不能赶上工业原料,而以烃类为基础的经济却繁荣昌盛。

  烃类虽然将继续起到非常有效的经济发展平台作用,但是在其未来应用中却有若干问题有待解决。首先是对石油化学产品的应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随着又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化石燃料是一类正在减少的原料资源。应用植物/农作物基资源作为一种补充,由于它们是可再生的,所以为经济有序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创造了机会。

  开云 开云体育平台

  通过对能源状态的审视就可看到可再生资源作为一种补充的必要性。烃类资源有限,许多专家提出世界可采和探明储量,如按现在消费水平计算只能提供50-100年,此处的一个重要假设是“现在消费水平”是保持不变,但是从全世界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准变化来考虑,此假设是不合理的。当前世界上按人口平均的能源消费水平差距很大,详见表1,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将增加能源消费。未来的能源供应问题是多方面的,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例如,中国按人口平均能源消费相当于美国水平的1/3,其需要增加的能量数量约相当于美国现在全年能源使用总量。

  表1当前按人口平均能源消费水平 kwh/人 美国 法国 日本 巴西 泰国 中国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开云体育 kaiyun.com 官网入口